研究发现,国企凭借政府信用背书、政策倾斜、核心资源整合力、人才吸引力、外部合作渠道等竞争优势可从农业产业链相对关键牵头环节切入,并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两端渗透,引领和带动地方全农业产业链发展。具体来看:上游生物育种、饲料研发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种业更是被称为农业“芯片”,主要被央企和部分高科技民企所垄断;中游牧渔种养和精深加工处于价值链底端,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整合所形成的规模效应,样本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为核心业务,通过以量制胜成为区域龙头,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下游规模化流通环节中,地方国企可凭借属地化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区域竞争优势,抢占区域农业市场制高点;终端零售环节市场化要求高,主要以民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为主力,广泛集中于线上线下商超等渠道。此外,大量企业在核心主业做强的基础上,会向三产拓展“农业+”新业态,如融合“农业+旅游”完善产业生态、连接“农业+金融”赋能三农发展、“农业+科技”提升生产效率、“农业+服务”创造增值收益等。
图2 各类企业农业产业链业务布局
三)地方政府推动国资平台承接政府任务补位市场功能
地方国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扮演“拓荒者”“连接器”“推动者”等多种角色,承接政府重点任务,撬动社会资源以放大政府资源,补位市场不愿为或不能为的领域,并连接政府、企业和村民三方形成合力,加速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从各地行动看,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为推动区域农业发展,加速实现乡村振兴,纷纷新设或组建以农业为主业的国资平台,扛起地区“强农”重任。例如,中部某省份已于近年内通过整合省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和省粮食集团,组建省级农业发展投资集团;再如东部某全国农业强市成立市属三农创新发展集团。
四)地方国资平台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背靠政府,涉农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可通过构建属地化三农资源统筹能力,实现对土地、农户、产品、资金、渠道和社会化服务等要素资源“多对一”和“一对多”的统筹整合,带动城乡农业合力迈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总结行业最佳实践,涉农地方国资平台在“土地整合与管理、农户农企管理、农产品整合、流通渠道建设、品牌建设营销、供应链金融及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若能在上述六方面构建能力将能极大的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
图3 涉农地方国资平台六大核心能力
01. 土地整合与管理
带市县抓村镇,统筹连片土地规模化经营,稳定农业发展根据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可通过直接对口市级、县级、村镇级管理单位,综合运用“国资平台+村镇+大项目+土地整治”“国资平台+村镇+农户”等组合模式引导土地流转、整治和“零散土地”归拢整合,做大做稳规模经营的基本盘。
02. 农企农户管理
培育并发挥农企农户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做实规模经营的基本主体。秉承“让利于民”发展理念和“下去调研全是办法”的实干态度,企业要“下沉一线”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订单农业、超额收益分成、示范带动等形式带动农企农户,将农民领入产业化轨道,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同时设计收益激励机制、产品采购长协等规范种养殖,与农共享规模化收益和增值收益。
03. 农产品整合
卓越采销,通过以销定产、“国企+合作社+农户”“国企+村镇采购商+金融”等组合策略,搭建卓越的采销供体系。地方国资平台应发挥自身资本运营、客户合作等优势,择优择机采取不同策略规模化整合农产品,打造产销衔接、内销外贸、利益相连的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条。
04. 流通渠道建设
物流增效,基于采销体系构建卓越的物流仓储服务能力,实现农产品跨地区物流协调。例如果蔬类农产品对新鲜度和时效要求极高,需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做到保质、保量、保时和低成本。可采取自建合营、合作合营、收并购等方式建设敏捷物流仓储体系,以实时把控产品运输流程。为保证销路顺畅,应不遗余力打通下游销售渠道,如与大型商场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提供“菜篮子”工程配送、设立网络销售体验馆等以全方位出货。
05. 品牌建设和营销
品牌强农,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是带动整合乡村产业发展的根本抓手。早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而地方涉农国企作为政府和当地龙头“双代表”,在品牌建设方面应主动出击。须在全盘摸底本地农业产业现状、区域文脉、市场竞争基础上,确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打造模式,设计专属品牌形象与品牌符号,品牌管理体系、品牌传播策略等,尽快提升本地农产市场知名度,让农民分享品牌提升带来的收益提升。
06. 农业金融与服务
服务赋农,通过金融工具和技术服务为产业链主体管理赋能。农业金融方面,国企依托国有资本运营功能为上下游经营主体引入金融“活水”,“贷”动农业发展。例如可成立自有小贷、保理等平台推进普惠金融业务下乡进村入户,嫁接银保机构和农企农户之间合作桥梁,定制化开发托管贷、大棚贷等创新信贷产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服务方面,可搭建“政府+企业+院校”合作载体,如科技小院、信息田园、科技绿舟等模式,组织高校师生通过教学试验、学分捆绑、毕业实习等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农技推广和培训服务,培养现代新型农民。
五)结语
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国资平台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骨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发挥理念、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彰显责任担当,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奋斗。
相关业务介绍
安永长期关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进程,拥有乡村振兴全领域咨询服务体系,已在海南、浙江、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区落地诸多农业项目,在城乡统筹战略规划、三农政策研究与落地设计、乡村旅游规划、土地与开发投资顾问、涉农企业战略规划、农业服务及交易平台设计、全球动植物资源研究与招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咨询服务经验,覆盖乡村振兴,特别是农业产业链各细分领域的多层次咨询服务需求。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