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虽在上海郊区,但与城里差距很大,尤其在改革开放前,城里的孩子多少有点制式玩具,乡下小孩可怜至极,很少能有像样的玩具。他们所能玩的都是流传已久的推铁环、跳绳子、踢毽子、翻纸牌、丢荷包、挅菱角、打弹子等土玩具,少数孩子爱玩的自制噼啪籽枪算是上乘的了。
枪,是发射子弹的武器或像枪模样的东西。噼啪籽枪不是杀伤性武器,但像枪似的,可以发射颗粒状的籽弹,所以孩子们仍然称它枪,叫“噼啪籽枪”,它的子弹就是榆树上结出的噼啪籽。
噼啪籽枪制作简便,只有竹枪管和竹推竿两部分,人人都能制作。如图所示:竹枪管必须用有圆孔的圆竹子,将竹节截下3厘米做推把,再截11厘米做推竿。推竿必须用圆竹枝叉,竽长10厘米,粗细与枪管口径相同,(注意,竿长比枪管短1厘米,以便枪口处可预留一粒劈啪籽堵住枪口的位置)。制作完成后,左手握枪管,右手把首粒噼啪籽压入管内,用推竿推到枪管的另一头,先封住管口,再压入一粒籽弹,将其顺势前推,利用管内空气挤压的力量,把那粿预留在枪口的籽弹瞬间挤出枪管,并产生清脆的“噼啪”声,从童趣的角度看,有点枪声的味道。这样,首粒籽弹发射后,仍留一粒籽弹在枪口,此时,只要再压籽弹就可以继续发射了。
其实,噼啪籽枪类似医用注射器,都是利用挤压的原理实现功效的。前者挤压的是空气动力,后者挤压的是医用注射液,前者是将籽弹直接发射出去,后者是把注射液挤进针头注入病人体内。
在靠自然生长绿化的年代,噼啪籽树(榆树)是稀罕的树种,周边村宅几乎没有发现过。我们宅基上幸有一棵挺拔粗大的噼啪籽树,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种植不得而知(据说在七十年代,有赵姓两家人将树砍下平分处理),树龄至少有上百年之久,足有十二三米高,籽粒长在高高的树枝上,让爱玩噼啪枪的孩子“望籽莫及”,我没有更多的爱好,唯对噼啪枪情有独钟,是个“玩枪迷”,也不知道那来的一股子劲,偏偏由我能想办法,大胆爬上去採摘噼啪籽:我光着脚,两脚套上粗绳子,紧紧地勾在树杆上,两手扒住树,慢慢往上移动,直到抓住树枝,有时还能安坐在树叉上,把长满籽粒的枝叶摘丢到地上,往往都能一次性摘到很多很多的籽弹。在树下看热闹的孩子们,仰望树端,对我的大担举动啧啧叫好,他们还会主动帮我拾捡籽弹呢!日后,这棵噼啪树是我採摘籽弹的唯一来源。
如今,我已步入老年,时常勾起儿时玩噼啪枪的情景。并向孙辈们加以传授。孙子在读小学时,我边讲边做,蛮有滋味地向孙子讲解制作噼啪枪的方法,为此,我还叫孙子特地写了一篇题为《跟爷爷学做噼啪枪》的作文,收获满满。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